共探职业教育“春天” 龙港这场协商活动接地气 很“前卫”

发布日期:2025-09-27信息来源:龙港市政协办公室信息中心

9月26日,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发展职业教育助推人才强市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李青,副市长吴卡,市政协副主席叶晓丹、方文彬,秘书长金孟化参加活动。

近年来,龙港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办学条件实现跨越提升,产教融合持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我市唯一的公办职业学校,紧密对接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共开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印刷视传、财经幼保等四大类专业11个方向,拥有省级品牌专业、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各1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市级实训基地4个,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协商会上,市社会事业局介绍龙港市职业教育工作有关情况;市政协调研组汇报调研情况。政协委员吴泉、董莉莉、缪茂藏、林菲菲、吕勇兵、梁孝克等围绕高起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精准对接培育人才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市政协委员吴泉认为推动职业高中发展,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崇尚技能”的城市氛围。推动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实境、实岗、实战”的教学模式。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产业-就业”联动机制。夯实组织保障,构建“多元协同、有力有效”的支持体系。

市政协委员董莉莉建议,高起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实施“数字工匠”培育计划,畅通流通“渠道”。形成在人才链上破立并举,营造协同发展“沃土摇篮”。

市政协委员缪茂藏指出龙港职业教育需立足本地产业实际,确立“市场需才定方向、企业需技设课程、学生适配谋路径”的核心导向,聚焦重点支柱产业、灵活调整专业布局。以“精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组建工贸+龙职发展共同体,助推我市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林菲菲委员从当前温州工贸学院牵手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入手,建议形成组建共同体合作专班,以龙港产业标准重构课程,成立专门教研组,衔接课程体系,希望以师资共成长,定制培训以赛促教。产城共联动,赋能精准对接需求。

市政协委员吕勇兵建议,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深化“引企入校”,打造实战型“双师”队伍。构建“技能测评”体系,贯通“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通道。开发“特色研学”路线,让职教“看得见、摸得着”。要以一系列的变革,来助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梁孝克从当前职业教育人才供给“量不足”, 产教衔接“两张皮”, 校企合作“一头热”问题着手分析,建议扩大供给规模,筑牢培养根基。深化产教融合,锻造实践能力。要通过“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和财政一次性补助,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迭代技能人才的定制培养模式,为印刷业注入源头活水。

 

现场互动环节,家长、学生代表也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发表意见。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发展局、市财政局、市社会事业局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依次回应,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作回应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吴卡指出,大家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龙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将其转化为推动龙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政策和行动。他强调,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共育人才;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各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协同联动和投入保障,共同推动龙港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李青强调,要以做优职业教育为促进发展的关键抓手,推动人才供给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有效匹配,实现职业教育从以往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要围绕龙港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专业结构,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市政协要以此次协商为起点,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持续跟踪职教改革进展,为龙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