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物--周 勉

发布日期:2023-04-29信息来源:龙港文史资料 · 龙港历史人物

周勉(1173—?),字明叔,平阳崇政乡睦源(今青街畲族乡)人,后徙居平阳慕贤东乡白沙里(今龙港白沙)。周勉是南宋永嘉学派中很重要的人物,他精熟于《春秋》,三《传》,跟随陈傅良多年,学有所成。

周勉幼年师从永嘉学派大儒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瑞安人,是南宋永嘉学派巨擘。陈傅良不仅是学问大儒,而且也是教育家,其中不少弟子出类拔萃,著名的如朱黼、章用中、周勉、林大备等。早在陈傅良创办仙岩书院时,周勉即从陈学文。

陈傅良精深于《春秋》之学,著有《春秋后传》十二卷、 《左氏章指》三十卷。《春秋后传》一书,陈傅良在太学时已成数篇,他曾对友人楼钥说:“自余之有得于此而欲著书,于诸生中择其能熟诵三《传》者,首得蔡幼学。蔡既仕,又得二人焉,曰胡宗,曰周勉,游宦必以一人自随,遇有所问,其应如响。”开始是蔡幼学担任这工作,蔡出仕后,由胡宗、周勉继任,故勉深得陈氏《春秋》之传精髓。

陈傅良的平阳学生众多,其中周勉从学时间最长。周勉曾言:“勉从于桂阳,于衡,于潭,日受经焉。”他曾为《春秋后传》作跋,署曰“门人周勉”。陈氏晚年,弟子有清观是书者,陈氏答曰:“此某身后之书也。”可知于陈氏生前并未传布,但其书当时甚见推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傅良于臆说蜂起之日,独能根据旧文,研求圣人之微旨。”陈傅良去世后,留下《春秋后传》书稿,周勉及时进行整理,并撰《春秋后传跋》。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周勉与从父周茂良,兄弟周励、周劼,乡人蔡任、孔炜等同科登进士第,五月,赐进士出身。“一门四进士,叔侄同登科”,为一时美谈,实属历史罕见。永嘉学派著名学者叶适为周茂良撰写《睦山堂铭》。

据文献载,周勉从小求学于大儒陈傅良,科考三子同登科是家族的荣耀,也是老师的荣耀,陈傅良有《周宣义三子仲敏、明叔、幼谨同年登第,因以前韵奉寄》诗:“营营浮俗赝还真,孰与传经妙入神?一榜及看三子贵,数椽能忍十年贫。自将弧矢书闾史,便使冰渊诵《小雯》。家学如君今有几?殷勤罗拜我何人?”周勉考取进士后,从此登上仕途生涯,任职地方众多,但史料记载不全,初步考证如下:

周勉曾任职象州(今柳州象州)。《杨先生祠碑》载: “嘉定四年八月,杨方卒于象州,卒之日,惟永嘉周勉在旁,以古礼素布殓,且以文祭”。《宝庆四明志》载:“嘉定六至七年,转奉化丞。嘉定七年建奉化县学尚友堂,丞周勉记之。嘉定八(1215)二月,周勉以主管户部、礼部、兵部架阁文字。升太学正,终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府兼邕州安抚。”周勉遗作有《春秋后传跋》《贺驸马都尉杨正臣致仕》。由于史料的佚载,周勉的政绩已不可详考。周勉诗书传家,家学深厚,其子周自介,字无逸,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文进士。孙周頵,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右科武进士。

(撰稿人:周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