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笔记】凰浦元祐桥略考

发布日期:2022-07-31信息来源:转载自芦苇的天空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20.jpg

陈吴氏修桥记载  

凰浦元祐桥略考

□陈文苞


龙港市凰浦社区位于横阳支江东岸,古时属慕贤西乡睦程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凰浦古称“黄浦”,横阳支江即古横阳江的主流,因流经黄浦段,故该段江流称“黄浦江”。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都曾在黄浦江上筑埭,称“黄浦埭”。


凰浦有一座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的古桥,当地人称“王桥头”。上世纪60年代,改称“聚英桥”。古桥三孔六板,两行五根四方石柱并排直立,石柱上面横亘一根条石,其上又有五块方石支撑六块桥板,桥板平整,密封无间,即使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也是不多见的。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17.jpg


2000年的某一天,这座古桥的五块桥板不堪承受拖拉机的重量而断裂,掉落于河中,村民以新桥板来填补。近日,因整治河道,沉埋于淤泥中20来年的十块断石板露出水面。通过辨析石板上所题刻的文字,可知此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丙寅(1086),明、清、民国皆有过重整或增修。查民国《平阳县志》,对江南各桥梁多有记载,而这座历经沧桑的古桥却并未收录其中,让人深感意外,或许此桥处于偏僻乡野,故不为人所知。今依据桥板上所题刻的文字,结合史料记载,略考如下。


一、唐时古刹宋时桥


今龙港市凰浦、潘家庄、麟头一带,于晚唐时已成村落。据《缪氏宗谱》载,唐咸通庚辰(860),闽人缪铜任满回乡,值浙东发生裘甫起事,遂定居横阳县,以姓为地名,初名为缪埕,又称缪程、睦程、穆程,今凰浦周边一带属古缪程里。


随着移民相继入迁,凰浦人烟渐密。民国《平阳县志》载:“邑中寺宇始自隋唐间,其时佛法盖已盛行。”在江南垟,芦浦报恩寺、孙店涌泉寺、箭岙灵鹫寺、宜山鹿鸣寺、金乡灵峰寺、荪湖护法寺等一批唐代古刹先后涌现,其中就有黄浦报国庄严寺。据弘治《温州府志》载:“报国庄严院在西乡黄浦东,唐乾宁元年(894)建。”又载:“初,院在浦西屿山下。旁叩钟,闻声若自江东发者,遂东迁,中有泉涌,脉自西山过江而来,故名。”在凰浦至今流传着一段奇异的传说,称庄严寺原建于西岸的黄浦山下,僧人敲钟,声音像是从东岸传来,那里有一道涌泉,于是就在涌泉处建僧寮。这则传说与府志所载相合。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14.jpg

元祐桥记载  


吴越国时期,僧愿齐入南雁,钱王俶为建普照道场,以一乡之赋给养,佛法在江南垟兴盛不衰。北宋立国之初,数代帝王对佛教加以保护,佛教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呈现繁荣势头。北宋时期,下涝陈氏二世祖陈庆将凰浦僧寮改建为“报国庄严寺”,以纪念其父南唐将领陈德诚。


报国庄严寺香火旺盛,四周信众纷纷前来敬拜。黄浦江支流经报国庄严寺前,河道纵横,水流深急。为了方便信众入寺进香,同时也利于当地居民出行。寺僧和信众出资在寺前河流上修一座桥,人称“和尚桥”,今被水泥桥取代,但当地村民仍旧名。元祐年间,在“和尚桥”不远处,又修一桥。据现存桥梁文字“始建宋元祐丙寅”记载,此桥修竣于元祐丙寅,即元祐元年(1086)。


唐时古刹宋时桥,并非报国庄严寺个例。据《平阳县志》记载,嘉祐七年(1062),芦浦报恩寺前,勾当僧如遂、首座僧如及、住持沙门良展、石匠杨小建单孔石桥(年糕桥);元祐三年(1088),箭奥灵鹫寺东首,信众张僧御妻陈三十六娘石桥。元祐三年(1088),荪湖护法寺前建石桥;崇宁三年(1104),灵峰寺僧元贡主持修建石桥,等等。凰浦元祐桥系何人建桥,已不可考,但桥梁上隐约有信士捐银记载,故可推定与上述江南唐代古刹一样,亦由寺僧、信众及村民合力所修。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12.jpg


二、“王桥头”之名由来


据史料记载,宋嘉定五年(1212),郡守杨简筑奏筑黄浦埭,相视官临海主簿吴宝卿申令先筑新陡门、塘湾、江西、楼浦、萧家渡、下涝等六陡门“以泄上流,开庄严院前一带旧河,以通舟楫。”但黄浦埭屡修屡毁,为保护黄浦一带农田免受旱涝之灾,在东岸修筑黄浦陡门,以陡门启闭,合理调节支流河水流量。


建于黄浦江支流上的元祐桥,虽历宋元两朝,却不见有修整记载。直至正德年间,这座元祐桥开始大修整。据桥梁刻字记载:“始建宋元祐丙寅,重整於大明正德甲戌(1514),王文清捐银。”这次重整桥梁,是由当地富绅王文清家族出资,重新置换桥板,一律四方平整条石,自此人称此桥为“王桥头”,以纪念王家修桥之功。


此后,江南垟历经明中晚期倭寇入侵及清初迁界之灾,江南垟战火四起,生灵涂炭,黄浦也不能幸免,人口锐减。至清初康熙展界,陈氏、吴氏、潘氏等先后迁入凰浦村,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而曾出资修桥的王家或被乱兵杀戮,或逃亡他乡,至今村内无一户王姓,仅“王桥头”之名仍在村民中口耳相传。


据西面一块桥梁题刻:“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大清)重建桥--捐银五两。”从明正德甲戌(1514)到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经历了大约两百五十年风雨,此时江南垟人口渐增,古村重焕生机。村民见元祐桥有倾塌之险,遂议重修。从古桥板上题刻“正德”字样来看,此次修桥并未全部更换桥板,部分明代桥板仍保留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09.jpg

正德年间王文清修桥记载  

三、陈挺立家族增修桥板


东侧外一块桥板则刻有“信女陈吴氏男顺书孙建中等增修”字样。陈吴氏、顺书、建中究竟是何人?他们为何要增修“王桥头”?


据当地《陈氏宗谱》记载,大儒陈傅良之后裔陈维陵于康熙年间自瑞安迁至潘家庄定居,历八世至陈绍绅(1860—1895),字兆神,因经商得法而致富,坐拥良田百亩,娶妻吴氏,即捐资修桥的“陈吴氏”,其生子二:崇钧、崇鉴。


长子崇钧(1887—1918),名顺金,榜名铣,官名挺立,号品三,自幼练武,精骑射,受同乡薛毅夫和王筱云(瑞安人)推荐,考入浙江弁目学堂就学。辛亥前后参加新军,在攻打南京战役中,陈挺立率部占领天保城。南京光复后,陈挺立得军功勋章,晋升为炮兵军六团团副,浙江省军械处点检处委员、浙江第六师司令部副官等职。因不满浙江提督朱瑞变节而回归故里。在家只以骑射自遣。终因积郁成疾,时年32岁。


“男顺书”,即陈吴氏次子陈崇鉴,名顺书,字崇榜,号甲卿,因长兄常年在外,其居乡侍母,管理家业。陈家在当地是富庶之家,陈吴氏吃斋念佛,但精明能干,不让须眉。民国初年,家乡饥荒,乡人推陈顺理为首包围陈家索粮,陈吴氏宣称要上省控告。陈顺理等到杭州军械处向陈挺立赔礼,陈挺立欣然接待,备足银两给他们带回渡荒,还亲自上船送行,并寄语父母及时周济乡邻。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06.jpg


“孙建中”即陈挺立之子陈建中。陈挺立原配林氏早亡,续配王氏,即王筱云之女,居瑞安娘家,后亦也亡故。三娶郭氏,陈挺立去世时,才19岁,矢志不嫁,抚遗腹子成长,后产下一子名建中。陈建中(1919—1994),学名洲魁,号晓民,后来成为工商业主。其次子陈祥琥,平阳师范毕业,终身从教。陈氏子孙皆是英才,应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言。


陈吴氏生姓乐善好施,长子陈挺立英年早逝,对她打击甚大,她认为修桥补路乃是积累功德,见家乡老桥年久失修,遂以次子顺书、孙建中的名义,认捐桥板,并刻字留念。


据当地老人回忆,上世纪60年代,全国上下大干快上,鼓励学习红旗渠精神。当地村民为了显示又红又专,就在清代的桥板中间刻上“聚英桥”三字,取名聚英,意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时过境迁,“聚英桥”三字仍刻在西侧桥梁上,其字意也甚好,但当地村民仍称呼“王桥头”,“聚英桥”之名反而不为人知。


追溯此桥历史,已近千年,在龙港江南水乡,像这样充满历史沧桑的古桥,已不多见。当我抚摩着一道道桥梁上形态各异、铁画银钩的的题字,似乎解读一张张朝代的书页,真切地感受到隐藏在历史深处的脉动。

参考资料:


1、弘治《温州府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民国《平阳县志》(点校本),中华书局,2020年

3、潘家庄《陈氏宗谱》(2011年重修)

4、缪维銮主编:《温州苍南缪氏通志》,2008年

5、萧耘春:《苍南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6、(元)史伯璿著,李成廉点校:《青华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原载《今日龙港》2022年06月07日第三版:副刊·风土

微信图片_202207311755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