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江口

发布日期:2022-12-15信息来源:《温州人杂志》本文有删减

江口码头

鳌江为全省八大水系中地处最南端的一条水系,在西晋平阳建县时称始阳江,旋改名横阳江,又称钱仓江,俗名青龙江。因系全国三大涌潮江(另外两条是钱塘江与闽江)之一,海水涨潮时,鳌江江口波涛状如巨鳌负山。据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二》载,旧有鳌山堂,后改鳌镇堂,含有巨鳌镇浪、压邪保安之意,这也是鳌江一名的来由。

位于鳌江下游的江口,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北南岸相关地域。但作为一个由历史沿革而形成的区域之名,差不多包括今天的金钗河村、朝西屋村、江口村在内的范围。

在古代,江口渡是平阳东部“横阳古道”这条沿海南北交通线上第一渡。此地也系海防线上一个重要的戍守之地,历元明清而不变。

江口,不管作为一个昔日区域之名、一个渡口之名、一处海防守备点,一个民间商贸点,还是今天作为龙港一个行政区划,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在苍南历史上都颇具分量。

蔡榆

横阳古道第一渡

作为鳌江下游的门户所在,江口的历史自然与交通有关。民国《平阳县志》载,平安渡即横阳江口渡。作为平阳万全仙口至蒲城三百里横阳古道第一渡,也是平阳东部沿海南北交通线上重要环节。

江口渡距离对岸水面宽约400余米。昔日由平阳县万全仙口进入江南地区的必经之“渡”,无论对官方还是民间,无论军事还是运输,均有着莫大的重要性。传说江口渡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孙吴时代。元大德十年(1306)。因两岸石道倾圯,由时任地方官员滕天骥发起捐修,北岸长120丈,南岸长240丈,高、宽各七尺。两岸均有拱形石门,额曰“平安渡”。

在多方努力下,此渡还曾一度有过免费搭渡义举。明弘治四年(1491),平阳县令王约添置官船,安排四名渡夫,给以工食。顺治十八年(1661)因“展界”而一度有过迁弃。《静观楼诗集》记载,乾隆初年,安排两只渡船两名渡夫进行义渡。江口周边村民,只需要在春秋两季提供些许稻谷,而往来行旅则无需付费;对于距江稍远的人,如果不能提供谷粮,则只需给付一文钱。由于摆渡船夫“非久雇不能常驻”,有时民众则会以内河小舟来渡江,但安全事故频发,“时遭覆没”。《蓉林笔钞》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二月就曾发过翻船溺毙事故,导致50余人丧生。据何子祥撰《平安渡碑》记载,乾隆年间(1736—1795),县令何子祥添置大船四艘,分别停泊江口南北两岸,招募四名渡夫且为常雇,领工食,另给田四亩,只是每亩需要纳银四钱,这些纳银连同燕窝埭租金,一并存起计息,以这笔利息作为修船之资金,乘客仍定为每人给付一文。金乡郑家楼《郑氏族谱》记载,咸丰年间(1851—1861),金舟乡职员郑观岳捐舍两艘船只用来摆渡。嗣后,行客加给二文至四文犹多留难需索。光绪三十年(1904),平阳名流鲍铭书等人,对每渡船价、日夜间搭渡的资费进行勒石公示,规定每渡船价日间三十五文,夜间七十文;搭客日间八文,夜间十文,添设舢板一只,渡夫八名(见石刻碑记)。

上述这些散见于笔记、碑刻的记载,可窥前贤为江口渡正常运行、方便行旅而付出的努力。在没有机械作动力以前的岁月,江口渡基本上靠人力摇船摆渡往来行旅,渡船大者能乘四五十人,一般用于白天渡江;小的则用于夜间,一般也就仅能容纳几位乘员。如果顺流的话,摆渡一次大概只需10来分钟即可到岸;如果遇到逆流或是天气不好,则三四百米之宽的水面,则需要个把小时才能登岸。

自1955年鳌江至平阳公路开通后,客流分流至地处方岩下的安澜渡,平安渡渐趋没落。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工摆渡的船只逐渐改换成木质机动船,此后又有了荷载量为10余吨的渡轮多艘,日渡仍有千余人次。1978年,随着方岩下埠头的兴起,这个曾名为“平安渡”的横阳古道第一渡,行人逐渐稀少。

江口街


繁华江口商贸街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统一台湾后,解除海禁。次年在江口设平阳口,为浙海关署(在宁波)十五海关分口之一。平阳口下设大渔旁口,后移于赤溪。民国年间,江口设有海关,即“江口瓯海分关”,承担“往来船只在此挂号开税”之功能。后来移设鳌江,属瓯海关。

这些,由于江口渡而形成商业繁华的埠头。

太阴宫里的藻井


江口渡边上有一条江口街,江口街并不很长,三五分钟即可走到。临近江边的“太阴宫”曾有一个城门,不过现在已了无痕迹,据说城基都已经纳入了这座七开间的太阴宫之下。因为渡口的开设,况且是从横阳古道第一渡,当年这里客来客往,络绎不绝,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气息。平安渡旁的天妃宫,类似用于歇脚候船的观海亭(也有隲渡亭、岸登亭之谓,今遗址上存有两块石碑)。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邑人陈淑兰等人还建设便民房六间,配备床榻,以方便待渡的行旅。

年近古稀的蔡友芳老人,是当地一位颇有乡土意识的老渔民。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生的他,是江口城内原住民。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而回乡务农的他,有过海上捕鱼、也有过鱼鲜买卖经历,他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曾为此到北京求学。渔民、商人、诗人三个并不交叉的人生角色,很和谐地集中在他身上。

蔡友芳告诉我们,当年江口城内有老字号商铺“金大同”“同丰和”南货店、“同德堂”药铺等,繁华之景可以想象。江口城的太阴宫是“七扇”中心,“七扇”,即河北庙,浦后,黄家蓬内扇、外扇,木桥头,下埠,河底高,方岩等七个地方。1984年龙港建镇前,太阴宫内曾办有龙江乡高级小学。1981年正月初一,原太阴宫毁于一场大火,此后在原址上三次重建。现太阴宫建于1997年,规模比原来要宏大。每年正月十四,是陈十四娘娘诞辰,当地信众举行庙会,团聚共饮,商业气息十分浓郁。庙会前后几日,均请剧团演戏或唱娘娘词,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码道碑刻


翻阅蔡友芳个人作品集《东海渔唱》,一组有关他对童年的江口城生活的忆旧诗作,简约而形象地给了我们一些感性的认识:

石柱天灯亭后通,引航夜夜没闲空。

舟中舵手遥相指,看取前头一点红。

观海亭中望渔归,千帆陆续随潮来。

梅鱼篓篓黄金色,抬进渔行把价开。

榕树百年三五围,嫩芽似指味如梅。

树杈常有顽童上,闹得顶窝鸦雀飞。

诗作中提及的观海亭、石柱天灯、永安台、大榕树,都是江口城里曾经一代人忆旧的重要元素。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能帮大家提供忆旧的情愫,也相继消逝了。关于这个渡口唯一的遗迹——码道,如今也已埋没于淤泥之下了。他作诗曰:

仙题马道弯一弯,不涨泥来石不坍。

夏夜乘凉卧老少,江风吹拂不思远。

江口城的“江口路”“码头街”两个地名依旧在使用中,我们从中或许还能看到当年的街道繁华景象。

(来源:《温州人杂志》本文有删减)